
作者 | 金鑫YOYO
来源 | 微信公众号@一个符号工作室
近日,少林寺管理处一纸通报炸裂全网:
住持释永信因涉嫌挪用侵占寺院资金、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,并育有私生子,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。
这份不足百字的公告,彻底撕碎了他经营36年的人设。很多博主与网友的调侃也很有意思,消解了整个事件的严肃性。

一路看来,释永信的IP人设包装堪称商业教科书:除了曾连任人大代表,还与众多政要、富商和名流的关系紧密。
但是,他没意识到,全世界都存在着公序良俗:不鼓励把宗教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,因为它是每个文明的立足根本。
所以,最后把自己的人设玩儿崩了。
虽然释永信的私德令人遗憾,但不能否认他曾对经济和文化做出不少贡献。
你看,重修被毁多年的藏经阁、打造少林寺IP并传播到世界、组织武术僧团等佛事,哪一件不是劳心费财的大好事?
把德行和才能分开看,在出事之前,说他是“当代唐僧”一点也不为过。只不过《西游记》里的唐僧,目标是去西天取经,而他是来传道受业解惑的。
如果再把“人设”与“人”分开看,在“释永信”这一身份之下,他首先是一个普通人。
而“人设”与“人”的区别,就是“面子”与“里子”的区别,好比唐僧与沙僧。

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讲,唐僧是“超我”(Superego),是释永信的IP人设、理想面具和道德标准;
沙僧则是“自我”(Ego),是释永信在现实世界的自己,虽身处流沙河,但经营佛事相当勤勉。
至于那个“本我”(Id)是什么?
它可以是孙悟空、猪八戒或任何一个神妖鬼怪,集“七情、六欲、五毒”为一体,因此还保留着动物的原始特征。
释永信的崩塌,只能说明他的“本我”被揭发了,不代表那个“超我”不值得人们追随。
我们也没必要因为“超我”的崩塌,就全盘否定他作为个体的价值,乃至否定佛教文化的整体价值。
毕竟,群众与国家都需要宗教。一个“超我”倒下了,还有无数个“自我”等着接班呢。
说到这里,我想起一部香港武侠片《空山灵雨》。
电影上映于1979年,讲的是三宝寺的江湖故事:庙里的三大弟子觊觎住持之位,庙外的富商与将军则为了《大乘起信论》佛经,分别展开了激烈的缠斗。

电影《空山灵雨》截图
胡金铨导演以“佛门清净地”演绎“欲望修罗场”,将人性讽刺得淋漓尽致。
电影集“中式美学”之大成,对禅宗与武侠文化感兴趣的朋友,可以一饱眼福。
几年前,我纯当它是荒诞喜剧片看,现在有了历史与时间的体感,才终悟其中真谛。
——
如果您也有IP策划、IP形象塑造与公关传播的需求,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@一个符号工作室,我们可以为您提供相关服务。
「一个符号工作室」是一家新锐品牌营销赋能机构,由10年互联网营销专家「金鑫YOYO」创立,拥有垂媒+自媒体矩阵20余个,累计全网千万级阅读影响力。
我们以符号学为战略锚点、以AIGC为效率引擎,致力于成为企业经营外脑,为您提供品牌/创始人IP咨询、品类/产品策划、包装设计与整合营销传播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欢迎关注并点击星标“★”收藏公众号,转载本文请备注作者与来源。
